|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題晃師壁(作同游重光寺題僧壁) / 作者:劉商 |
野寺僧房遠,陶潛引客來。
鳥喧殘果落,蘭敗幾花開。
真性知無住,微言欲望回。
竹風清磬晚,歸策步蒼苔。
|
|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題晃師壁(作同游重光寺題僧壁)解釋: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題晃師壁(作同游重光寺題僧壁)》是唐代詩人劉商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提到了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的情景。這座野寺的僧房遠離塵囂,清幽寧靜。陶潛(陶淵明)帶領著客人來到這里,與他們一起欣賞自然景色和一些禪理。
詩詞的第二句“鳥喧殘果落,蘭敗幾花開”描述了寺廟周圍的自然景色。鳥兒的叫聲連綿不斷,果實已經成熟掉落,蘭花已經凋謝,但仍有幾朵花正在盛開。這個描寫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界的變化。
下半部分的第三句“真性知無住,微言欲望回”可以被理解為詩人思考的一種傾向。詩人試圖跳出塵世的繁忙和物質的欲望,追求內心的真實自我。真實的性質應該超越身外的欲望和虛假言說。
第四句“竹風清磬晚,歸策步蒼苔”描述了傍晚時分的寺廟景色。當微風吹過竹林,寺廟內的磬聲清脆悠揚。詩人放下自己的一切雜念和煩惱,踏上回家的路程。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追求內心平靜和真實自我的愿望。他通過觀察自然界的變化來啟發思想,遠離塵囂的喧嘩,尋求心靈的寧靜。整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自然的意象展現了唐代詩人的禪意和對真實世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