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得月下聞蛩送別 / 作者:劉商 |
物候改秋節,炎涼此夕分。
暗蟲聲遍草,明月夜無云。
清迥檐外見,凄其籬下聞。
感時兼惜別,羈思自紛紛。
|
|
賦得月下聞蛩送別解釋: 《賦得月下聞蛩送別》是唐代詩人劉商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物候改秋節,炎涼此夕分。
暗蟲聲遍草,明月夜無云。
清迥檐外見,凄其籬下聞。
感時兼惜別,羈思自紛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月下聞到蛩的送別場景。詩人觀察到自然界的變化,感嘆著物候的轉變,標志著秋天的到來。夜晚的氣溫由炎熱轉為涼爽,這個夜晚也象征著人與人之間的分離。暗暗的蟲聲充斥在草叢中,明亮的月光下沒有一絲云彩遮擋。詩人在屋檐外清晰地看到這個景象,籬笆下傳來凄涼的蛩聲。他感受到時光的流逝,同時也感到了別離的痛苦,思緒紛紛交織。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通過對物候和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的物候變化和自然景觀與人情的表達相呼應,形成了一種對時光流逝、別離之苦的思考。
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述炎熱轉為涼爽、暗暗的蟲聲和明亮的月光,以及屋檐外的清晰觀察和籬笆下的凄涼蛩聲,突出了別離之情的凄涼和內心的感傷。他通過感嘆物候的變遷,喚起讀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別離的惜別之情。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行文簡潔明了,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幅月下聞蛩送別的畫面,使人感受到季節的變化和人情的深沉。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與讀者的情感共鳴,引發人們對時間流逝和別離之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