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凈因院 / 作者:蘇軾 |
門外黃塵不見山,個中草木亦常閑。
履聲如渡薄冰過,催粥華鯨守夜蘭。
|
|
題凈因院解釋:
《題凈因院》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門外黃塵不見山,
個中草木亦常閑。
履聲如渡薄冰過,
催粥華鯨守夜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凈因院的景象,展示了一種寧靜、淡泊的意境。作者通過對門外黃塵和院內草木的描繪,表達了自己置身于這個環境中的寧靜與超然。
賞析:
1. 第一句"門外黃塵不見山",描述了門外的黃塵,意味著喧囂和塵世的紛擾,而"不見山"則暗示作者遠離山水勝地,尋求內心的寧靜之境。
2. 第二句"個中草木亦常閑",意味著院內的草木在這樣的寧靜環境中也能自由自在地生長,沒有受到外界的干擾。這種自由閑適的狀態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寧靜。
3. 第三句"履聲如渡薄冰過",通過描繪行走的聲音輕柔細微,如同踩在薄冰上輕盈地行走,傳達了作者對環境的謹慎和敬畏之情。
4. 最后一句"催粥華鯨守夜蘭",以華鯨守夜蘭來比喻守夜之人的孤獨和堅守。華鯨是一種珍貴的水生植物,它在夜晚散發出馥郁的芬芳,而守夜之人則默默堅守,用心呵護這份寧靜和美好。
整首詩詞通過對凈因院的描繪,以及對環境中的事物和現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追求寧靜和超然的內心狀態。這種內心的寧靜和超然,使得作者能夠在喧囂的世界中保持獨立自主的態度,以及對人生的深思和體悟。這首詩詞以簡潔、精練的語言,營造了一種寧靜的意境,給人一種恬靜和舒適的感覺,體現了宋代文人追求內心自由和寧靜的文化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