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湛上人院畫松 / 作者:劉商 |
水墨乍成巖下樹,摧殘半隱洞中云。
猷公曾住天臺寺,陰雨猿聲何處聞。
|
|
與湛上人院畫松解釋: 《與湛上人院畫松》是唐代劉商所作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水墨剛剛畫成巖上的松樹,仿佛是被摧殘了一半,隱藏在山洞中的云。猷公曾經住在天臺寺,是不是那里才能聽到猿猴在陰雨中的聲音呢?
詩意:
這首詩以寫意的手法描繪了一幅松樹的畫作,表現出豐富的意境和思考。通過描繪松樹的水墨畫風,詩人從形象到意境,展示出松樹的堅韌和脆弱之間的微妙平衡。并且通過提到猷公和天臺寺,進一步深化了對松樹的聯想和意義,使整首詩更加富有哲理和意味。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棵被畫成水墨畫的松樹,展示出松樹獨特的形象和特征。詩人用“水墨乍成巖下樹”形象地描述了松樹的外貌,給人一種剛剛完成、尚未干透的感覺。接著,詩人將松樹比喻為“摧殘半隱洞中云”,既體現了松樹的堅強和不屈不撓的品質,又展示了松樹在山洞中若隱若現的形象,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詩的后兩句則進一步拓寬了詩的意境。詩人提到了猷公住在天臺寺的事情,暗示了松樹的宗教背景與神秘意義。而“陰雨猿聲何處聞”則給人一種寂靜、憂郁的感覺,使整首詩更加富有哲理和意味。
總之,這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松樹的水墨畫,展現了松樹的堅韌和脆弱之間的微妙平衡。通過以松樹聯想出的猷公和天臺寺,進一步深化了對松樹的意境和思考。這首詩意境優美,引人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