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 作者:劉商 |
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
旅館但知聞蟋蟀,郵童不解獻茱萸。
陶潛何處登高醉,倦客停橈一事無。
來歲公田多種黍,莫教黃菊笑楊朱。
|
|
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解釋: 《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是唐代劉商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重陽秋雁未銜蘆,
始覺他鄉節候殊。
旅館但知聞蟋蟀,
郵童不解獻茱萸。
陶潛何處登高醉,
倦客停橈一事無。
來歲公田多種黍,
莫教黃菊笑楊朱。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商在重陽節時寫給饒州的李明府的一封信。詩人身處他鄉,感嘆重陽節的氛圍與故鄉不同。他在旅館中聽到了蟋蟀的叫聲,卻沒有收到郵童送來的茱萸。詩人思念著陶淵明,想象他此時可能在何處醉臥登高。而作為一個疲憊的旅客,詩人覺得自己停舟歇息,似乎一無所事。最后,詩人希望來年在公田里種植更多的黍稷,不要讓黃菊笑話楊朱。
賞析:
這首詩詞以重陽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身處他鄉的孤寂和思鄉之情。詩人通過對重陽節習俗的描繪,展示了自己內心中對故鄉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中的秋雁、蟋蟀、茱萸等意象,都與重陽節的氛圍相呼應,增強了節日的氛圍感。
詩人在旅館聽到蟋蟀的叫聲,卻沒有收到郵童送來的茱萸,這表達了他與故鄉的隔閡和無法參與到故鄉的節日氛圍中。同時,詩人對陶淵明的思念,也是對自己境遇的一種寄托和慰藉。
詩的最后兩句寄托了詩人對未來的希望。他希望來年在公田里能夠種植更多的黍稷,黍稷是重陽節的主要食物,也是象征著豐收和祝福的作物。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黃菊不再嘲笑楊朱,表達了對自己和他人命運的向往和祝愿。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重陽節時的心情和所處環境,通過對節日和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他對故鄉和自由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