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宮宴 / 作者:曹鄴 |
吳宮城闕高,龍鳳遙相倚。
四面鏗鼓鐘,中央列羅綺。
春風時一來,蘭麝聞數里。
三度明月落,青娥醉不起。
江頭鐵劍鳴,玉座成荒壘。
適來歌舞處,未知身是鬼。
|
|
吳宮宴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吳宮宴》
吳宮城闕高,龍鳳遙相依。
四面鏗鼓鐘,中央列羅綺。
春風來時一次,蘭麝的香味飄數里。
三次明月落,青娥因醉不起。
江頭鐵劍鳴,玉座變成荒壘。
來到歌舞之地,卻不知道自己是鬼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壯觀的吳宮宴景。吳宮是吳王建造的宮殿,城闕高聳,氣勢壯麗。龍和鳳凰作為中國傳統的吉祥之物,遙相依倚,寓意吉祥如意。宴會上,四面鏗鏘作響的鼓聲和鐘聲,以及中央排列的華美綺羅,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氛圍。
春風吹來時,蘭麝芳香傳達數里之遠,顯示了整個宮殿洋溢著濃厚的春天氣息。然而,也有一位青娥因為醉酒而無法起身,可能預示著歡樂中不可避免的悲傷和遺憾。
詩中還出現了江頭鐵劍的鳴響和玉座變成了荒壘,這些景象暗示著時光流轉,輝煌和榮耀的事物最終會消逝。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境遇的疑惑和迷惘。來到歌舞之地的詩人,卻無法確定自己的身份,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這種迷惘和不安,也可能是作者對于塵世浮華和虛無的思考。
整首詩以描繪宴會景象為主線,通過對各種細節的描寫,傳遞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思考,以及對虛幻和不確定性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