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菊軒 / 作者:蘇軾 |
一軒高為黃花設,富擬人間萬石君。
佳本盡從方外得,異香多在月中聞。
引泉北澗分清露,開逕南山破白云。
此意欲為知者道,陶翁猶自未離群。
|
|
萬菊軒解釋:
《萬菊軒》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一座高樓上擺滿了黃花,
富有如同人間萬石君。
美好的品種都是從方外引進來的,
奇異的香氣常在月光中聞到。
引來的泉水在北澗分成清露,
開辟的小徑穿越南山破開白云。
這種意境想要告訴有智慧的人,
即使是陶淵明也并未離群。
詩意:
《萬菊軒》以描繪一座高樓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雅的贊美。詩中黃花的擺設和豐富寓意著建筑物的繁榮和富饒,將它與人間的萬石君相比擬,凸顯了其豪華和壯麗。而樓上的花卉品種都是從外地引進,給人以異香之感,增添了詩中的奇特和美好。詩人通過描繪引泉、開辟小徑的景象,抒發了對自然山水的喜愛和向往。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希望將這種意境傳達給有智慧的人,即使是陶淵明這樣的杰出人物也未能完全超脫塵俗。
賞析:
《萬菊軒》以婉約的筆調展現了蘇軾對自然美和人文雅致的追求。詩中的黃花和樓閣被賦予豐富的象征意義,黃花象征繁榮、富饒和壯麗,而樓閣則代表高遠和豪華。通過對花卉的描繪,詩人展現了自然之美的魅力,將異香與月光相連,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一種超脫塵俗的境界。詩中引泉、開辟小徑的描寫,則表達了對山水之間流動變化的熱愛,以及對自然的贊美和向往。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希望將這種意境傳達給有智慧的人,同時也暗示了詩人自己并未完全超越塵俗的現實,與陶淵明一樣,仍未離群。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蘇軾對自然與人文的熱愛和追求,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