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峽 / 作者:楊炯 |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
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
|
巫峽解釋: 《巫峽》是唐代楊炯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長江三峽之中的巫峽景色以及詩人對巫峽的贊美和思考。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江三峽七百里,唯有巫山峽最長。
重重巖壁幽深無盡,疊疊峰巒聳入蒼蒼。
絕壁橫跨天險絕,莓苔如錦點綴其上。
夜晚入峽依然明亮,沒有風浪激蕩狂。
忠誠是我所堅守的信念,乘舟而行也無所畏懼。
可以涉渡砥柱峰,可以漂浮呂梁岸。
美人如今何方去,只有靈芝草猶香。
山谷空空夜猿嘯,征客淚水沾濕衣裳。
詩意:
《巫峽》以長江三峽之一的巫山峽為背景,通過描述巍峨陡峭的山峰、險峻的崖壁和寧靜的水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詩人以壯麗的自然景色為引子,表達了自己堅守忠誠信念的決心,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往美好時光和逝去戀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將自然景觀與人生境遇相結合,以峽谷的險峻和蜿蜒曲折的河流作為比喻,表達了人生道路中的坎坷和挑戰,以及對自己堅持不懈的勇氣與決心。
賞析:
《巫峽》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展示了巍峨險峻的山峰和峽谷的壯麗景色。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詞語和對比手法,使詩句凝練而富有感染力。詩中的“重重巖壁幽深無盡,疊疊峰巒聳入蒼蒼”描繪了巫峽的險峻和壯觀。而“絕壁橫跨天險絕,莓苔如錦點綴其上”則表現出了峽谷中不同高度的峰巒和巖壁上綠意盎然的莓苔,給人以美的享受。
詩中抒發了詩人堅守忠誠信念的決心,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和逝去戀人的思念之情。詩句“忠誠是我所堅守的信念,乘舟而行也無所畏懼”,表達了詩人對忠誠的堅守和對人生道路的無畏,體現出他積極向前的精神。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逝去美好和愛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感慨和無奈。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載體,通過描繪山水之美,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將自然景色與人生經歷相結合,展現了人與自然的交融和對人生境遇的思索。這首詩詞以其形象鮮明、意境深遠的描寫方式,使人們能夠感受到自然景觀的壯麗和詩人內心情感的豐富,同時也引發人們對生命和人生道路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