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戀花 / 作者:馮延巳 |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
|
蝶戀花解釋: 《蝶戀花·誰道閑情拋棄久》是唐代詩人馮延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誰道閑情拋棄久?
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
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
平林新月人歸后。
中文譯文:
誰說閑情已被拋棄多久?
每逢春天,憂愁仍然依舊。
日復一日,在花前常常借酒消愁,
毫不在乎鏡中自己的臉頰漸漸消瘦。
河岸邊青草茂盛的堤岸上的柳樹,
請問新的憂愁,為何每年都有?
獨自立在小橋上,袖袍被風吹得鼓脹,
平原上的新月,人歸后才出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內心的閑情和憂愁為主題,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和思索。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無法擺脫的閑情憂愁,即使經過了許多年,依然無法擺脫這種情感的糾纏。每逢春天,這種憂愁依舊如影隨形。
詩中描繪了詩人日復一日在花前借酒消愁的情景,他不顧自己的容顏漸漸消瘦,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中。河岸的青草茂盛,堤岸上的柳樹成了他尋找答案的對象。詩人追問新的憂愁,為何每年都會出現,這似乎暗示著人生中無法避免的煩惱和痛苦。
最后兩句描繪了詩人孤獨地站在小橋上,袖袍被風吹得鼓脹。平原上的新月出現在人們歸去之后,似乎象征著詩人在孤獨中體驗到的一種寂寞和無奈。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糾結和無法釋懷的閑情憂愁。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相結合,表達出對人生和歲月的思考和疑問。這首詩展現了馮延巳獨特的感慨和對人生哲理的探索,具有濃郁的唐代詩人的風格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