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山曲 / 作者:馮延巳 |
銅壺滴漏初盡,高閤雞鳴半空。
催啟五門金鎖,猶垂三殿簾櫳。
階前御柳搖綠,仗下宮花散紅。
鴛瓦數行曉日,鸞旗百尺春風。
侍臣舞蹈重拜,圣壽南山永同。
|
|
壽山曲解釋: 《壽山曲》是唐代馮延巳所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宮廷里各種慶祝生辰的盛況,寄托了對皇帝長壽和國家繁榮的美好祝愿。
譯文如下:
銅壺滴漏初盡,
高門雞鳴半空。
催開五門金鎖,
仍垂三殿簾櫳。
階前的御柳搖動著綠意,
仗下的宮花散發紅光。
鴛瓦上普照著晨光,
鸞旗飄揚著春風。
侍臣們跳舞獻上恭敬的拜禮,
祝福皇帝壽山永恒。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宮廷里為慶祝皇帝壽辰而布置的盛況。銅壺滴漏初盡,高門雞鳴,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新的一天的開始。五門金鎖被催開,三殿簾櫳依然垂下,展示了慶祝盛宴的場景。
詩人通過描繪宮廷內的景物,如御柳和宮花,表達了春天的明媚和生機勃勃的氛圍。鴛瓦上普照的晨光,和飄揚在高處的鸞旗,更加突出了慶祝活動的喜慶氛圍。
最后的兩句詩意深長,侍臣們跳舞獻上恭敬的拜禮,祝福皇帝長壽和國家繁榮。壽山象征著長壽和吉祥,詩人以此寄托了對皇帝的祝福,希望皇帝長命百歲,國家永遠繁榮昌盛。
整首詩詞以細致入微的描寫,展現了皇帝壽辰慶典的盛大場面,同時融入了對皇帝和國家的美好祝愿。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繪,凸顯了生機盎然、萬象更新的愉悅氛圍,營造了一種熱烈、莊嚴而喜慶的氛圍。詩人的美好祝愿使整首詩詞更具寓意和意蘊,在婉轉中流露出對皇帝長命百歲和國家繁榮昌盛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