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邠州詞獻高尚書三首 / 作者:李涉 |
單于都護再分疆,西引雙旌出帝鄉。
朝日詔書添戰馬,即聞千騎取河湟。
將家難立是威聲,不見多傳衛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后,馬頭行處即長城。
朔方忠義舊來聞,盡是邠城父子軍。
今日兵符歸上將,旄頭不用更妖氛。
|
|
邠州詞獻高尚書三首解釋: 邠州詞獻高尚書三首
單于都護再分疆,西引雙旌出帝鄉。
朝日詔書添戰馬,即聞千騎取河湟。
將家難立是威聲,不見多傳衛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后,馬頭行處即長城。
朔方忠義舊來聞,盡是邠城父子軍。
今日兵符歸上將,旄頭不用更妖氛。
【中文譯文】
邠州詞獻高尚書三首
單于都護再分疆,西引雙旌出帝鄉。
朝陽升起,詔書新添戰馬,迅速傳聞,千騎攻取了河湟。
將家的聲威使人難以立足,卻從未有出現過衛霍之名。
自從元和年間平定蜀地后,馬隊奔赴的目的地就是長城。
古時有聞朔方忠義之事,在邠城只見父子兩代軍人。
如今兵符歸由上將領導,旄頭不需要再妖氛。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涉所作,表達了對邠州地區的贊美和對軍事將領的欽佩。首先,李涉描述了單于都護再次劃分領土的情景,并表揚了他領導千騎攻取河湟的勇武之舉。其次,他提到了邠城的軍人們過去的英勇事跡,以及現在由上將領導的軍隊收復失地的壯舉。整首詩充滿了對忠誠、勇氣和軍事力量的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而準確的詞語描繪了歷史時期的軍事情景,旨在贊揚邠州地區的忠誠和軍事英勇。詩人通過描繪單于都護重劃疆土、攻取河湟的情景,突出了將領的決策和勇氣。同時,他又提到了邠城軍人們過去的英勇事跡,讓人們對他們的忠誠和戰斗才能心生敬佩。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現任上將成就的贊揚和對未來的愿景,將邠州軍隊的希望寄托在他的領導之下。整體而言,這首詩充滿了對忠誠、勇氣和軍事力量的贊美之情,展示了邠州地區的威名和軍事實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