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枝詞 / 作者:李涉 |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少年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云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不勞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嬋娟色最濃。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聆灘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東風憶建溪。
|
|
竹枝詞解釋: 《竹枝詞》是由唐代詩人李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荊門灘的景色和少年離別的情感。
荊門灘急水潺潺,
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少年應官去,
月落西陵望不還。
這首詩詞的前四句描繪了荊門灘的景色,急流的水聲和猿猴的啼叫營造出一幅煙霧彌漫的山水畫卷。而渡頭的少年即將離開家鄉去應聘官職,月落西陵表示他不一定會回來。
巫峽云開神女祠,
綠潭紅樹影參差。
不勞戍口初相問,
無義灘頭剩別離。
這段描述了巫峽,描繪了云霧散開后出現的神女祠和綠潭上紅樹的倒影。戍口的人們并沒有詢問少年去哪里,只有無義灘頭的離別。
石壁千重樹萬重,
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
偏照嬋娟色最濃。
這部分描述了石壁上的千重樹影和白云掩映下的碧芙蓉。昭君溪每年都會被月光照亮,特別美麗。
十二峰頭月欲低,
空聆灘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
泣向東風憶建溪。
最后兩句表達了月亮下沉的景象和灘上子規的啼聲。孤舟上的旅客受到東風的催促,不得不離開,向東方回憶著建溪的美景。
通過描寫大自然的景色和描繪人物的情感,這首詩詞表達了離別和思念的情感,具有濃厚的詩意。它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表現出作者在離別時的悲傷和思念之情。整首詩詞通過運用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對比,使得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感受,達到了情景交融、情感傳達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