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丹陽樓(一作郎士元詩) / 作者:張繼 |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還。
迢遞高樓上,蕭疏涼野間。
暮晴依遠水,秋興屬連山。
浮客時相見,霜凋朱翠顏。
|
|
登丹陽樓(一作郎士元詩)解釋: 中文譯文:
登上丹陽樓(一說為郎士元所作)
寒皋那可望,
旅客又初歸。
迢遙高樓上,
荒涼冷野間。
晚晴倚遠水,
秋意屬連山。
來往的旅客時常相遇,
霜雨凋謝了紅翠的顏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站在丹陽樓上展望,遠眺著寒涼的山野和流水。寒皋是遠山的名字,作者認為遠山難以望見,但是在高樓之上,俯瞰之時,卻能夠一覽無余。旅客也正是剛剛歸來,初次回到這個地方。整首詩以孤寂、蕭疏的景象來表達寒涼的感覺。
在詩中,晚晴倚著遠水,秋意隨著連山而來,給人以凄涼寂寥之感。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時有來往的旅客相遇,但他們的相遇并不常有,像是霜雨凋謝了紅翠的顏色一般,顯得凄涼而短暫。
這首詩以婉約派的手法描繪了凄涼秋意中的景色和情感,通過對寒涼孤獨的描繪,使讀者產生深深的感嘆和思考,體現了唐代詩人對于自然、情感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