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都山鹿 / 作者:蘇軾 |
日月何促促,塵世苦局束。
仙子去無蹤,故山遺白鹿。
仙人已去鹿無家,孤棲悵望層城霞。
至今聞有游洞客,夜來江市叫平沙。
長松千樹風蕭瑟,仙宮去人無咫尺。
夜鳴白鹿安在哉,滿山秋草無行跡。
|
|
仙都山鹿解釋:
《仙都山鹿》是一首蘇軾創作的詩詞,描述了仙子離去后留下的一只白鹿,以及仙都山的凄涼景象。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日月何促促,塵世苦局束。
仙子去無蹤,故山遺白鹿。
仙人已去鹿無家,孤棲悵望層城霞。
至今聞有游洞客,夜來江市叫平沙。
長松千樹風蕭瑟,仙宮去人無咫尺。
夜鳴白鹿安在哉,滿山秋草無行跡。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仙境之景,表達了仙子的離去和仙境的凄涼。作者通過描寫仙子離去后留下的白鹿,以及仙都山的荒涼景象,表達了對仙境的思念和對逝去仙子的懷念之情。詩中也提到了仍有人們傳聞仙境的存在,并有游洞者夜晚來到江市的平沙,以及長松瑟瑟作響的場景,進一步烘托了仙境的神秘和遙遠。
賞析:
蘇軾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仙境之景,通過對仙子離去和仙境凄涼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詩中的白鹿成為仙境的象征,它孤獨地棲身于故山之中,注視著遠方層城的霞光。詩中的仙境已經沒有了仙人的蹤跡,只有傳聞和夜晚來到江市的游洞者叫喚平沙的聲音。長松瑟瑟作響,更加強調了仙境的幽靜和寂寥。詩末,詩人追問白鹿的去向,卻只有滿山的秋草,沒有白鹿的蹤影。整首詩以清麗的意境和淡遠的情感,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美好事物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借景抒發了對人世間紛擾的厭倦和對仙境美好的向往之情。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語言表達和細膩的描寫技巧,展示了他對仙境的想象和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通過描繪白鹿、山景和仙境的凄涼,詩人巧妙地營造出一種幽靜、寂寥而又神秘的氛圍,引發讀者對仙境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和向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體現了蘇軾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