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一作韓翃詩,題下有巡邊二字) / 作者:張繼 |
黃閣開幃幄,丹墀拜冕旒。
位高湯左相,權總漢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趙北憂。
雙旌過易水,千騎入幽州。
塞草連天暮,邊風動地愁。
無因隨遠道,結束佩吳鉤。
|
|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一作韓翃詩,題下有巡邊二字)解釋: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是唐代張繼創作的一首詩詞,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情感。
黃閣開幃幄,丹墀拜冕旒。
位高湯左相,權總漢諸侯。
詩詞以送行為主題,首先描述了黃閣開帷幄、丹墀上拜冕旒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王相公的敬佩之情。王相公位高湯左相,權力操控著全國各地的諸侯,展現出他的威權與地位。
不改周南化,仍分趙北憂。
雙旌過易水,千騎入幽州。
接下來,詩人將目光轉向王相公的行程。王相公不改周南化,意指他并不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他繼續關心北方的趙國,表現出他對國家的憂慮和責任心。雙旌過易水,千騎入幽州,描述了王相公雄師抵達易水和入侵幽州的場景,顯示他的軍事力量和決心。
塞草連天暮,邊風動地愁。
無因隨遠道,結束佩吳鉤。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王相公的遺憾和離別之情。塞草連天暮和邊風動地愁,描繪了邊塞上的荒涼景象,以及詩人對邊境安寧的憂慮之情。無法隨遠道跟隨王相公,結束佩帶吳鉤的接引之職。這表明詩人與王相公的關系結束,詩人無法再為王相公的護衛。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王相公的敬佩和憂慮,同時又表現了邊塞上的荒涼和戰亂,以及詩人的離別之情。整體氛圍莊重肅穆,字句簡練,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王相公的贊美和對國家邊境的關切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