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宗靜上人 / 作者:雍陶 |
世上方傳教,山中未得歸。
閑花飄講席,馴鴿污禪衣。
積雨誰過寺,殘鐘自掩扉。
寒來垂頂帽,白發剃應稀。
|
|
贈宗靜上人解釋: 《贈宗靜上人》
世上方傳教,山中未得歸。
閑花飄講席,馴鴿污禪衣。
積雨誰過寺,殘鐘自掩扉。
寒來垂頂帽,白發剃應稀。
中文譯文:
在世間傳宗教,住在山中卻未回歸。
閑草花飄過講壇,溫順的鴿子弄臟禪衣。
雨水積漲時誰去寺廟,殘鐘自己合上門扉。
寒天來臨時戴上斗笠,剃去的白發應該不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雍陶贊頌佛教僧人宗靜的作品。宗靜是雍陶的好友,他在世間傳道宣教,而未歸山中修道。
詩中描繪了宗靜的生活場景。閑花漂浮在講壇上,象征著宗靜至高無上的境界和寧靜的內心。馴鴿弄臟了禪衣,意味著宗靜在平凡的世俗生活中無法保持高尚的純潔。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宗靜寺中的寂寞。積雨使得寺廟變得凄涼,落幕的殘鐘象征著世事的浮沉。被宗靜戴在頭上的斗笠和剃去的白發,預示著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漸漸退去。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在世間傳教的僧侶的形象,展示了他內心的純凈和對世俗的超脫。作者將這個形象描繪得真實而感人,展現了對宗靜的敬佩和惋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