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友人幽居二首 / 作者:雍陶 |
落花門外春將盡,飛絮庭前日欲高。
深院客來人未起,黃鸝枝上啄櫻桃。
莎深苔滑地無塵,竹冷花遲剩駐春。
盡日弄琴誰共聽,與君兼鶴是三人。
|
|
訪友人幽居二首解釋: 《訪友人幽居二首》是唐代詩人雍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落花門外春將盡,
飛絮庭前日欲高。
深院客來人未起,
黃鸝枝上啄櫻桃。
第二首:
莎深苔滑地無塵,
竹冷花遲剩駐春。
盡日弄琴誰共聽,
與君兼鶴是三人。
詩意和賞析:
這兩首詩描述了詩人雍陶拜訪友人幽居的情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表達了對友情和寧靜生活的贊美。
第一首詩描繪了春天即將結束的景象。落花門外意味著春花已經凋謝,春天即將結束。飛絮庭前預示著春天的氣息仍然存在,但也即將消散。深院中有客人前來拜訪,但主人還未起床。黃鸝停在櫻桃樹枝上啄食著櫻桃,形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整首詩透露出朦朧而寂靜的春景,以及主人與客人之間的深情友誼。
第二首詩描述了友人幽居的環境。莎草叢深處,滑地無塵,展現了友人幽居的清凈與寧靜。竹林冷冽,花開遲緩,春天的氣息仍然停留在這里。詩人度過了整個白天彈琴,但不知道有誰共同欣賞。與友人和詩人一起欣賞琴音的只有一只鶴,三人共享這寧靜的時光。這首詩傳達了友人幽居的寧靜與恬靜,以及詩人對友情和寂靜生活的珍視。
整首詩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殘留和友人幽居的寧靜,表達了對友情和寧靜生活的贊美。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行為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內心的寧靜與滿足,并表達了對友情和共享美好時光的渴望。這首詩以其深情和留白之美,讓讀者感受到了寧靜和友情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