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桑干河 / 作者:雍陶 |
南客豈曾諳塞北,年年唯見雁飛回。
今朝忽渡桑干水,不似身來似夢來。
|
|
渡桑干河解釋: 渡桑干河
南客豈曾諳塞北,
年年唯見雁飛回。
今朝忽渡桑干水,
不似身來似夢來。
中文譯文:
渡過桑干河
南方的游客怎會熟悉塞北,
每年只看見雁兒飛回來。
今天突然渡過桑干河,
感覺不像是親臨,更像是夢游來。
詩意和賞析:
《渡桑干河》是唐代詩人雍陶所作的一首小詩。詩中描繪了一個南方游客首次遠行至塞北地區,與周圍的自然景色和河流相接觸的場景。
詩人開頭質疑南方游客是否曾經了解過塞北的景色,表現出了南北地區的差異和陌生感。每年都可以看到雁飛回的景象,說明了四季更替,生活的不變和飛逝。然而,今天忽然渡過了桑干河,詩人感覺非常奇怪,不像是親臨現場,反而像是做夢一般。這種詩意的轉變,暗示著塞北所呈現的景色與詩人預期的南方景色截然不同,仿佛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
《渡桑干河》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平凡但意義非凡的場景,通過對外界景色的感受和主觀情感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于陌生事物的疑惑與幻化之感。詩人通過這種反差,傳達了一個“出外觀光”的主題,折射出旅途中的陌生與不可預見,喚起讀者對于旅行經歷和未知之地的思考。
整首詩以南北方向和河流作為線索,通過詩人的視角和情感轉變,向讀者展示了不同地區的差異和旅行帶來的新奇。詩人的感嘆也代表了每個人面對未知和陌生時的情感反應,讓讀者在閱讀之余,也能引發對于他人和陌生事物的關注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