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子規 / 作者:雍陶 |
百鳥有啼時,子規聲不歇。
春寒四鄰靜,獨叫三更月。
|
|
聞子規解釋: 《聞子規》是唐代詩人雍陶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子規在寒冷的春天夜晚獨自啼叫的情景。
中文譯文:
百鳥有啼時,子規聲不歇。
春寒四鄰靜,獨叫三更月。
詩意:
這首詩以春天的夜晚為背景,雖然百鳥都停止了歌唱,但子規的叫聲卻不曾停歇。即使寒風刺骨,周圍靜悄悄的,子規仍然堅持著在午夜叫喚。這首詩描繪了子規的孤獨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賞析:
《聞子規》通過對春天夜晚的描繪,展示了子規的堅持和獨特性。在這個季節里,其他鳥類都選擇了安靜,子規卻選擇了獨自啼叫。詩中描述的春寒意味著寒冷的夜晚,而子規仍然勇敢地發出叫聲,這表達了詩人對子規的贊賞和敬仰。這首詩所傳達的主題是堅持和獨特的價值,鼓勵人們在寒冷的環境中保持熱情和積極性。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描繪了寒冷的春夜中,子規堅持不懈地唱歌的情景,并表達了作者對子規堅持和獨特性的敬佩之情。這首詩啟示人們在逆境中堅守自己,保持熱情和積極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