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蟬 / 作者:雍陶 |
高樹蟬聲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
|
|
蟬解釋: 《蟬》
高樹蟬聲入晚云,
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時各得身無事,
每到聞時似不聞。
中文譯文:
夕陽下,高樹上蟬鳴聲入云,
不僅讓我感到憂愁,也使你感到憂愁。
何時才能各自擁有無憂無慮的生活,
每次聽到蟬聲時,仿佛什么都沒有聽到。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雍陶的作品,通過描寫蟬鳴聲的入云和自己與他人的共同憂愁,表達了對生活中煩惱的感受以及對無憂無慮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高樹和晚云,象征著時光流轉和人生的變遷。蟬鳴聲入云,意味著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更迭。蟬聲的響起讓詩人感到愁苦,同時也讓他意識到他的朋友或愛人同樣感到憂愁。
詩人表達了對憂愁的厭倦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詩中的“何時各得身無事”,表達了詩人期待自己和他人都能擺脫煩惱,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每次聽到蟬聲時,仿佛什么都沒有聽到,這句話透露出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遙遠渴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心情和思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對煩惱的感受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首詩給人以深思,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