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禺道中作 / 作者:陳陶 |
博羅程遠近,海塞愁先入。
瘴雨出虹蝀,蠻江渡山急。
常聞島夷俗,犀象滿城邑。
雁至草猶春,潮回檣半濕。
丹丘鳳凰隱,水廟蛟龍集。
何處樹能言,幾鄉珠是泣。
千年趙佗國,霸氣委原隰。
齷齪笑終軍,長纓禍先及。
|
|
番禺道中作解釋: 《番禺道中作》
博羅程遠近,海塞愁先入。
瘴雨出虹蝀,蠻江渡山急。
常聞島夷俗,犀象滿城邑。
雁至草猶春,潮回檣半濕。
丹丘鳳凰隱,水廟蛟龍集。
何處樹能言,幾鄉珠是泣。
千年趙佗國,霸氣委原隰。
齷齪笑終軍,長纓禍先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陳陶在番禺道上的所見所聞,表達了對遠方異域的向往和思考。詩歌主題與情感交織,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和古代傳說故事,揭示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想象和對權力和榮耀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的詩意豐富,用詞凝練,形象生動,展現了唐代旅行者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如瘴雨后出現的彩虹、滿載犀象的城邑,以及駐足觀望的雁群,展示了旅途中的美麗和多變。同時,作者也揭示了異域文化與傳說,如丹丘鳳凰、水廟蛟龍,以及樹木和寶珠的神秘,表達了對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在詩末,作者用一種不屈的語調,以及對歷史和時代的思考,揭示了人們對權力和榮耀的矛盾態度。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和古代傳說為基礎,通過抒寫旅行者的思考和感慨,表達了作者對異域世界的向往和對人性的思考。詩中摻雜了歷史和情感,給人一種既奇幻又深刻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