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石門戍懷古 / 作者:陳陶 |
漢家征百越,落地喪貔貅。
大野朱旗沒,長江赤血流。
鬼神尋覆族,宮廟變荒丘。
唯有朝臺月,千年照戍樓。
|
|
南海石門戍懷古解釋: 《南海石門戍懷古》是唐代詩人陳陶的作品,描寫了漢朝征討百越的場景。詩中首先描述了漢家征百越的場景,指出了戰爭帶來的慘烈。接著,描寫了戰場的慘狀,用“大野朱旗沒,長江赤血流”形象地表達了殺戮的殘忍和戰爭的殘酷。然后,描繪了戰后的景象,鬼神四處尋找被屠戮的族人,宮廟荒廢。最后,唯有朝臺上的月亮依然照耀著戍樓,經歷了千年仍然照耀著這片土地。
詩意:這首詩通過描繪戰爭帶來的血腥和殘酷,以及戰后的廢墟和荒涼景象,表達了對戰爭的思考和懷念過去的深情。最后的朝臺月代表了希望和堅韌,象征著人們對戰爭的反思和追求和平的愿望。
賞析:這首詩通過描寫戰爭和戰后的景象,展示了陳陶飽含對往事的思念和對和平的向往。詩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意象,如“大野朱旗沒,長江赤血流”等,生動地描繪出戰爭的殘酷和人們的痛苦。整首詩以戰爭為背景,通過描寫血腥和廢墟,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追求和對戰爭的反思。最后的朝臺月象征著希望和堅韌,照耀著戍樓,讓人們思考戰爭的可怕和珍惜和平的重要性。整首詩意味深長,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思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