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上逢故人 / 作者:陳陶 |
十年蓬轉金陵道,長哭青云身不早。
故鄉逢盡白頭人,清江顏色何曾老。
|
|
江上逢故人解釋: 《江上逢故人》是唐代詩人陳陶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長時間離鄉的心情和再次相逢故鄉老友的感受。
詩人形容自己十年來顛沛流離,像蓬轉金陵道一樣,一直在金陵(指南京)的道路上奔波。他以青云為自己的身份,意思是他渴望在朝廷中得到重用,但事與愿違,遲遲未能實現。由于自己的悲憤和失意,詩人長時間地哭泣,導致他如今的身體早已不再年輕。
然而,當他回到故鄉時,他在這個美麗的江河上偶遇到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友。他們在故鄉相逢,意味著詩人重新回到了他生長的地方,重溫了自己年少時的友情。詩人描述了江河的顏色,并說它并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變老,而是依然清澈明亮。這可以視作詩人對故鄉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長期離鄉漂泊的心情和渴望回歸家園的愿望,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在故鄉逢人時的欣喜之情。詩中所描繪的江河和故鄉的景象,以及詩人對友情的真摯贊美,使讀者感受到了一種深情和溫暖。通過詩人的感嘆,讀者也可以體味到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辛酸。
中文譯文:
十年漂泊在金陵道,我長時間地哭泣,青云的身份已不再年輕。
如今我回到了故鄉,盡情地和白發蒼蒼的老友聚會。
這清江的顏色并未變老,它依然清澈明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