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蘇徯(赴湖南幕) / 作者:杜甫 |
故人有游子,棄擲傍天隅。
他日憐才命,居然屈壯圖。
十年猶塌翼,絕倒為驚吁。
消渴今如在,提攜愧老夫。
豈知臺閣舊,先拂鳳凰雛。
得實翻蒼竹,棲枝把翠梧。
北辰當宇宙,南岳據江湖。
國帶風塵色,兵張虎豹符。
數論封內事,揮發府中趨。
贈爾秦人策,莫鞭轅下駒。
|
|
別蘇徯(赴湖南幕)解釋:
《別蘇徯(赴湖南幕)》
故人有游子,棄擲傍天隅。
他日憐才命,居然屈壯圖。
十年猶塌翼,絕倒為驚吁。
消渴今如在,提攜愧老夫。
豈知臺閣舊,先拂鳳凰雛。
得實翻蒼竹,棲枝把翠梧。
北辰當宇宙,南岳據江湖。
國帶風塵色,兵張虎豹符。
數論封內事,揮發府中趨。
贈爾秦人策,莫鞭轅下駒。
中文譯文:
離別故友,有人去作游子,被拋棄在邊地。
日后會憐憫他的才華,卻屈服在他矯健的圖謀中。
十年來,他的飛翼仍然折斷,宛如摧倒一座山。
他的渴望和失落現在還在,我抱愧地提攜他這個老者。
世人怎會知道他那曾經為政府工作過的時光,他早已離開鳳凰的窩。
他得到了真實的生活,猶如鳥在綠竹中棲息,在翠梧上筑巢。
他是北辰星,宇宙的指引,南岳山,江湖的根據地。
整個國家充滿了風塵色彩,軍隊中有張張虎豹符。
他忙于解策劃內政,草草發出命令,匆忙地離開了官府。
給你這位從秦地來的策士送上一張文書,別驅趕那轅下的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與一位歷經辛勞的友人分別后的感受。友人曾經是官員,后來被迫離開朝堂,在邊地過著辛苦的生活。詩人心中對友人的才華和遭遇深感愧疚,表達了對友人的憐憫之情。
詩中描繪了友人的飛翼被折斷、消渴仍在的形象,體現了友人經歷了種種困難與苦楚,但仍然保持著一種堅持與渴望。友人離開朝堂后,在鄉野中過上了真實的生活,找到了寧靜的棲息之處。他的悲壯遭遇與生活的堅韌相對照,使人對友人的命運產生同情和敬佩之情。
最后兩句是詩人在給友人送別時的寄語,以及對友人未來的期望。詩人希望友人不要像從前一樣忙于政務,不要被驅趕著往前奔跑,而是能夠輕松自在地生活下去。
整首詩以別離之情為主題,以描寫友人的遭遇和心境為線索,表達了對友人的同情和敬意,同時也展現了友人的堅韌與逆境中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