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樊兵曹潭州謁韋大夫 / 作者:李嘉祐 |
塞鴻歸欲盡,北客始辭春。
零桂雖逢竹,湘川少見人。
江花鋪淺水,山木暗殘春。
修刺轅門里,多憐爾為親。
|
|
送樊兵曹潭州謁韋大夫解釋: 《送樊兵曹潭州謁韋大夫》是唐代詩人李嘉祐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講述了主人公樊兵曹北歸的情景,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對親友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塞鴻歸欲盡,北客始辭春。
北方的雁群快要結束遷徙,北方客人才辭別春天。
零桂雖逢竹,湘川少見人。
雖然南方的桂花也遇到了竹子,但是湘川地區卻少見游人。
江花鋪淺水,山木暗殘春。
江水上漂浮著稀疏的花朵,山間的樹木已經顯露殘春的頹敗。
修刺轅門里,多憐爾為親。
修補車馬的車輪壞了,多么憐惜你為家人所作的勞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的景色為背景,塑造了離別的情感。詩人利用北方的雁歸和客人離別等意象,表達了主人公辭別春天的心情。詩中的“零桂雖逢竹”,表達了南方的桂花再美也失去了所在地的美感。而“湘川少見人”則表達了人事已非,故土難留的心情。最后兩句“江花鋪淺水,山木暗殘春。”表達了春天的景色已經逐漸消退,只剩下淡淡的江花和凋零的山木,預示著離別的情感。
整首詩描繪了詩人的家人樊兵曹北歸的情景,表達了主人公對家人的離別之情。最后一句“修刺轅門里,多憐爾為親。”出自于道教經典《刺竹經》,借用了這句話,表達了主人公對家人的思念和關心之情。整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表達離別情感,展示出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關切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