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從弟歸河朔 / 作者:李嘉祐 |
故鄉那可到,令弟獨能歸。
諸將矜旄節,何人重布衣。
空城流水在,荒澤舊村稀。
秋日平原路,蟲鳴桑葉飛。
|
|
送從弟歸河朔解釋: 詩詞:《送從弟歸河朔》
作者:李嘉祐
朝代:唐代
故鄉那可到,令弟獨能歸。
諸將矜旄節,何人重布衣。
空城流水在,荒澤舊村稀。
秋日平原路,蟲鳴桑葉飛。
中文譯文:
故鄉難以到達,只有令弟能夠歸來。
各位將領以享受慶典為榮,但有誰重視布衣之士?
空城中只有流水聲存在,荒廢的澤地和舊村莊已經稀少。
秋日的平原上,蟲鳴聲隨著桑樹葉飄飛。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人李嘉祐寫給他的弟弟送行的作品。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弟弟歸鄉的歡喜之情。
首先,作者通過詩中的開篇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說“故鄉那可到”,意思是自己無法返回故鄉,只能依靠弟弟代表自己回去。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渴望和無奈。
其次,詩中描繪了將領們矜持榮耀的樣子。詩中寫道:“諸將矜旄節,何人重布衣”。將領們沐浴在榮耀之中,但卻忽視了那些穿著布衣的普通人。這句話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士人地位低下的現實。
然后,詩中描繪了故鄉的景象。作者寫道:“空城流水在,荒澤舊村稀”。詩中作者通過描繪空城和靈動的流水來表達故鄉的荒涼和寂寥。再加上“荒澤舊村稀”,進一步突出故鄉的荒廢和落寞。
最后,詩中描繪了秋日平原上的景色。作者寫道:“秋日平原路,蟲鳴桑葉飛”。這句詩通過描繪秋日平原上的蟲鳴聲和落葉飄飛的景象,展示了秋天的寂靜和凄涼。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同時也表達了對弟弟歸鄉的歡喜之情。通過對故鄉和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封建社會中士人境遇和社會現實的反思。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一首具有深刻思考的詩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