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馬將軍奏事畢歸滑州使幕 / 作者:李嘉祐 |
吳門別后蹈滄州,帝里相逢俱白頭。
自嘆馬卿常帶病,還嗟李廣未封侯。
棠梨宮里瞻龍袞,細柳營前著豹裘。
想到滑臺桑葉落,黃河東注荻花秋。
|
|
送馬將軍奏事畢歸滑州使幕解釋: 詩文的中文譯文為:《送馬將軍奏事畢歸滑州使幕》
吳門別后來到滄州,
在朝堂相逢已是白頭。
自嘆馬卿常帶病,
還遺憾李廣未封侯。
棠梨宮里瞻仰著龍袍,
細柳營前身披豹裘。
想到滑臺上的桑葉落盡,
黃河向東注水草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嘉祐送別馬卿離去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馬卿離別和將軍職責的感慨之情。
首句“吳門別后來到滄州”,描繪了馬卿從吳門離別,來到滄州的場景。吳門是指馬卿的故鄉,而滄州則是指他的工作地點。通過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馬卿離故土、別親朋、遠離家鄉的感慨之情。
第二句“在朝堂相逢已是白頭”,表達了馬卿在朝堂相會的時候,已經年邁白發。這句話揭示了馬卿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長時間的公務奔波,使他背負了繁重的工作壓力。
第三句“自嘆馬卿常帶病”,說明馬卿經常帶病工作,用以表達他對抱病忍苦盡職的態度和堅持。
第四句“還遺憾李廣未封侯”,指馬卿自愧不如古代的李廣,后者以勇猛善戰而著名,但沒有得到封侯的待遇。這句話透露了馬卿對自己的期望和思考,表達了一種擔憂和不安的情緒。
接下來的幾句是對馬卿的描述和寄予的祝愿。描述了馬卿在棠梨宮里瞻仰著龍袍,象征他的職位受到了高度的尊重;而細柳營前身披豹裘說明馬卿作為將軍,有著威武之像。
最后兩句“想到滑臺上的桑葉落盡,黃河向東注水草秋”,通過對滑臺景色的描繪,表現出離別的悲涼情感。滑臺是滄州的地名,桑葉盡落、黃河東注是秋季景色變化的象征,傳達了離別的悲涼和季節更迭間的無常感。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馬卿的敬佩和祝福,同時也借此表達了對人生旅途中離別和歲月更迭的思考和感慨,抒發了對馬卿和自身人生的苦衷與掙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