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風詩·亂風詩五篇·至惑 / 作者:元結 |
(古有惑王,用奸臣以虐外,寵妖女以亂內,內外用亂,至于崩亡,故為《至惑》之詩二章六韻二十句)
賢圣為上兮,必儉約戒身,鑒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敖惡無厭,不畏顛墜。
圣賢為上兮,必用賢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長久也。
如何反是,以為亂矣?寵邪信惑,近佞好諛;廢嫡立庶,忍為禍謨。
|
|
二風詩·亂風詩五篇·至惑解釋: 這首詩詞是唐代元結創作的《二風詩·亂風詩五篇·至惑》之一,共分兩章,六韻,二十句,表達了對于奸臣亂政、妖女亂德的深切憂慮和對賢正清明治理的呼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賢圣為上兮,必儉約戒身,鑒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敖惡無厭,不畏顛墜。
圣賢為上兮,必用賢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長久也。
如何反是,以為亂矣?寵邪信惑,近佞好諛;廢嫡立庶,忍為禍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于國家亂政和社會道德敗壞的擔憂。作者強調,賢明的君主和智慧的臣子應該以儉約的生活方式作為楷模,審慎地教化人民,以保持國家的幸福和穩定。然而,當奢侈和放縱泛濫,上下階層隔離,人與神祇的怨懟交加,邪惡行為無止境,甚至不懼于滅亡時,國家和人民都會陷入危機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強調了賢正的重要性,要將奸佞之徒清除出朝廷,以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然而,如果逆勢而行,縱容邪惡,相信謊言,廢黜正統,立庶民為王,必然會帶來混亂和禍害。
**賞析**:
這首詩詞以鮮明的對比描繪了賢明與邪惡、清明與亂象之間的沖突。作者通過生動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國家政治和社會倫理的擔憂,展現了一個崇尚清廉和賢明治理的理想國家形象。詩中的"賢圣為上"、"保福"等表達,強調了賢明的領導者應該以身作則,以清正的道德引導人民,以保障國家的福祉。"如何不思,荒恣是為",表達了對于荒淫無度、迷失理性的憂慮。"圣賢為上"的部分強調了治國的關鍵在于清除奸佞之徒,以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對比,表達了對于政治清明和社會道德的呼喚,傳達了作者的憂慮和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