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樂府十二首·欸乃曲 / 作者:元結(jié) |
誰能聽欸乃,欸乃感人情。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
昔聞扣斷舟,引釣歌此聲。
始歌悲風(fēng)起,歌竟愁云生。
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
|
系樂府十二首·欸乃曲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欸乃曲》
誰能聽見欸乃,欸乃感人情。
不以為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嘆又不敢訴說,只羨慕江邊明亮的月光。
我曾聽說有人敲斷船槳,引著魚釣而唱此曲。
起初唱時是悲傷的風(fēng)起,唱到最后是憂愁的云出現(xiàn)。
這首遺失的曲子,如今是否仍然存在,說不定已被漁父演唱過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湖泊和江水的情感表達。他歡呼和稱頌湘波湘水之美,沒有任何怨恨。然而,他自己的感嘆卻無法表達出來,只能仰望江邊明亮的月光,默默羨慕。他聽說有人在敲斷船槳的時候,引著魚釣而唱這首曲子,起初是悲傷的風(fēng)起,唱到最后則是憂愁的云出現(xiàn)。最后,他不禁懷疑這首曲子是否還存在,或許已被某位漁父傳唱過了。
賞析:
這首詩展示了作者羨慕江邊的景色和兒時的故事。作者對湘波湘水有著深深的喜愛,但他又無法抒發(fā)自己的感嘆,只能仰望月光來代表他的情感。在他心中,這首曲子似乎已經(jīng)消失了,成為一段遺忘的旅行記憶。雖然這是一首簡短的詩,但它引發(fā)了人們對流逝的時間和遺失的記憶的思考,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音韻悠揚,意境唯美,寄托了作者對湘波湘水之美的贊美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