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白云亭 / 作者:元結 |
出門見南山,喜逐松徑行。
窮高欲極遠,始到白云亭。
長山繞井邑,登望宜新晴。
州渚曲湘水,縈回隨郡城。
九疑千萬峰,嵺嵺天外青。
煙云無遠近,皆傍林嶺生。
俯視松竹間,石水何幽清。
涵映滿軒戶,娟娟如鏡明。
何人病惛濃,積醉且未醒。
與我一登臨,為君安性情。
|
|
登白云亭解釋: 《登白云亭》是唐代元結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登上白云亭后所見景色的美麗和令人陶醉的感覺。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出門見南山,
喜逐松徑行。
窮高欲極遠,
始到白云亭。
長山繞井邑,
登望宜新晴。
州渚曲湘水,
縈回隨郡城。
九疑千萬峰,
嵺嵺天外青。
煙云無遠近,
皆傍林嶺生。
俯視松竹間,
石水何幽清。
涵映滿軒戶,
娟娟如鏡明。
何人病惛濃,
積醉且未醒。
與我一登臨,
為君安性情。
詩詞的賞析:
這首詩詞以登上白云亭看到的美景為中心,刻畫了山水之美和作者的情感。
首先,詩人贊美了南山的壯麗景色,通過喜歡上松徑,表達了對自然的向往和親近。而登上白云亭后,詩人視野開闊,白云亭成為了登山者們到達的目的地。接下來,詩人描繪了長山環繞著城市和湖泊的壯麗景色,展現了山水之間的美妙結合。接著,詩人描述了九疑山的壯麗和山巒之間的煙云迷離的景象,讓人感受到山水的壯麗和宏偉。
然后,詩人以俯視的角度描繪了松竹間的山水,描述了石水之間的幽靜和清澈。接著,詩人通過比喻,將松竹之清幽與白云亭的美景相映襯,形容白云亭的景色如同一面明亮的鏡子,美麗動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同伴一同觀賞山水的愉悅,讓人感受到欣賞山水之美對于內心的安寧和滿足。
整首詩以描繪山水之美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鮮明的形象,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贊美。同時,詩人抒發了對于美景的無盡追求和對自然的向往之情。通過描繪山水之美,詩人旨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慨,讓讀者與他一同欣賞這美麗的大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