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為洞口作 / 作者:元結 |
無為洞口春水滿,無為洞傍春云白。
愛此踟躕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傍山僧皆學禪,無求無欲亦忘年。
欲問其心不能問,我到山中得無悶。
|
|
無為洞口作解釋: 《無為洞口作》是唐代文人元結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無為洞口的春水滿了,
無為洞旁的春云白如雪。
我愛這里,遲疑不忍離去,
后悔成為塵世的賓客。
洞旁的山僧都學習禪修,
沒有追求,沒有欲望,也忘記了年歲。
想問他們的心思卻不能問,
我來到山中,卻無任何煩惱之感。
詩意:
《無為洞口作》以洞口景物為中心,描述了元結在無為洞口的山林所感所思。詩人借景抒懷,從洞口的春水、春云展現出靜謐、寂靜的意境。作者對這片山林產生了深深的喜愛之情,卻遲疑不舍離去,后悔成為世俗之人。接著,詩人又描述了洞旁的山僧們,他們學禪修,摒棄了欲望,忘記了年歲,達到了無欲無求的境界。雖然詩人想問山僧們的心思,卻無法得到答案。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來到山中的愉悅,體現了山林的寧靜與舒適。
賞析:
《無為洞口作》通過對洞口山水和山僧生活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之美和清靜修身的向往。詩人以洞口景物為背景,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自己內心想法的反思來表達自己對塵世的猶豫和后悔。詩中展現了洞口山林的寧靜安詳,以及山僧們對禪修的執著追求,形成了一種對自然和人心的對比,使得詩歌的意境更加深遠。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使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和人心的平和。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洞口山水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山僧生活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遲疑和后悔,以及對自然安寧和內心寧靜的向往。詩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思辨,營造出一種靜謐、安詳的詩意,給人以心靈的撫慰和思索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