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平泉馬上作(一作離東都平泉) / 作者:李德裕 |
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寵深陪雉尾,武皇恩厚宴龍津。
黑山永破和親虜,烏領全阬跋扈臣。
自是功高臨盡處,禍來名滅不由人。
|
|
離平泉馬上作(一作離東都平泉)解釋: 《離平泉馬上作(一作離東都平泉)》是一首唐代李德裕的詩。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身居高位,卻在宦海中屢遭波折,表達了對官場上權力的無奈和對自身命運的思考。
詩中的“離平泉”或“離東都平泉”是指詩人遠離都城長平泉,寓意著他對退隱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紫殿”指的是紫禁城,意味著詩人曾經掌握過最高權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開始意識到權力的弱小和脆弱。
詩中的“文帝寵深陪雉尾,武皇恩厚宴龍津”描述了詩人曾受到過文帝(李顯)和武皇(李隆基)的寵愛和接待。這些寵愛和接待使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事業的成就和權力的榮耀。
然而,詩人也意識到,權力的得與失只是命運的游戲,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在詩的最后兩句中,他寫道:“自是功高臨盡處,禍來名滅不由人?!卑凳咀约旱臋嗔磳⑾?,而災難的降臨也是無法預測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李德裕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藍本,傳達了歷史上許多官員和政治家們對權力和命運的反思。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表達了對權力的無奈和對命運的思考,使讀者能夠深入思考權力和命運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