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月桂(出蔣山,淺黃色) / 作者:李德裕 |
何年霜夜月,桂子落寒山。
翠干生巖下,金英在世間。
幽崖空自老,清漢未知還。
惟有涼秋夜,嫦娥來暫攀。
|
|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月桂(出蔣山,淺黃色)解釋: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月桂(出蔣山,淺黃色)》是唐代詩人李德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年霜夜月,桂子落寒山。
翠干生巖下,金英在世間。
幽崖空自老,清漢未知還。
惟有涼秋夜,嫦娥來暫攀。
詩意:
這首詩詞以冬末春初的夜晚為背景,主題是思念平泉的景色和回憶。詩人以月桂樹為象征,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中展示了桂子在寒山上掉落,翠綠的枝干在巖石下生長,金色的花朵在塵世間盛開。幽崖雖然荒涼,但它的寂寞歲月并未被清漢所知。只有在涼爽的秋夜,嫦娥才會暫時降臨,似乎在呼應詩人對平泉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抒情的語言描繪了平泉景色和詩人的情感。桂子是秋天的象征,它在這首詩中具有多重意義。首先,桂子的掉落意味著冬季的結束和春天的到來。其次,翠干生長在巖下,給人一種堅韌不拔的感覺,與幽崖的形象相呼應。金英的盛開象征著美好和希望,與清漢的不知聯系起來,暗示著清漢的人們可能錯過了這美好的景象。最后,嫦娥的形象象征著遠離塵世的純潔和高貴,她的暫時降臨使詩詞中的寂寞景色增添了一絲溫暖和希望。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來抒發情感,善用象征手法,通過對桂子、巖石、金英和嫦娥等形象的描寫,表達出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詞意境清幽,給人以深深的離愁之感,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