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在山居日偶成此詠邀松陽子同作 / 作者:李德裕 |
閑思昔歲事,忽忽念伊川。
乘月步秋坂,滿山聞石泉。
回塘碧潭映,高樹綠蘿懸。
露下叫田鶴,風來嘶晚蟬。
懷茲長在夢,歸去且無緣。
幽谷人未至,蘭苕應更鮮。
|
|
思在山居日偶成此詠邀松陽子同作解釋: 《思在山居日偶成此詠邀松陽子同作》(唐代)
閑思昔歲事,忽忽念伊川。
乘月步秋坂,滿山聞石泉。
回塘碧潭映,高樹綠蘿懸。
露下叫田鶴,風來嘶晚蟬。
懷茲長在夢,歸去且無緣。
幽谷人未至,蘭苕應更鮮。
譯文:
在山居中思索著過去的歲月,突然懷念起伊川的景色。
我乘著明月漫步在秋天的小徑,滿山飄蕩著石泉的聲音。
回頭看見青藍的塘池倒映著碧潭,高樹上垂掛著綠色的藤蘿。
露水下的莊稼地上叫著田鶴,風吹來時晚蟬在嘶叫。
我懷念著曾經的美好,卻沒有回去的機會。
幽谷里的人還未到達,蘭苕應該更加鮮艷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居住在山居的詩人的閑思和懷念。詩人在回憶過去的歲月時,突然強烈地思念起伊川的美景。他在月光下漫步于秋天的小徑,感受著山中清幽的氛圍和流動的石泉聲。
詩中的回塘碧潭、高樹綠蘿等景物,表達了山居之美。回塘碧潭倒映著幽深的山色,高樹上的綠蘿懸掛在空中,都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詩中還描繪了露水下的田地,田鶴的叫聲和風吹來時晚蟬的嘶叫,給詩中增添了生動的韻味。
詩人憶起過去的美好,但卻無法歸去。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久別家鄉的思念和渴望,然而他卻沒有能夠返回的機會。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山居幽谷的期待和希望,認為幽谷中的人應該會更加向往這樣的自然風光。
整首詩以其簡潔而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山居的安逸和大自然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自然的眷戀之情。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美好歲月的懷念,以及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