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是出自《劉基》創作的“感寓(六首)”,總共“3”句,當前“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是出自第2句。
“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解釋: 《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這句詩出自明代文學家劉基(字伯溫)所創作的詩歌集《感寓》中的一首。這里我們主要關注這首詩的原意和劉基創作背景下的感想。 原意解釋: “但見白露滋”,這句話描繪了秋日清晨,空氣中可見的白露滋潤大地的情景。這里的“白露”象征著季節交替和生命的更新。 “豈知繁霜苦”,詩人在此轉折,提出疑問:人們看到的是露水帶來的滋潤,卻往往忽視了隨后而至的嚴酷霜凍。這句話反映了人生和社會常常被表象所迷惑,而忽視背后的艱辛與困苦。 感想及評價: 劉基作為明代的一位重要文學家,其詩歌不僅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還善于借自然現象抒發人生的感悟和對社會的關注。 這首詩《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以其獨特的視角揭示了人生和社會的復雜性。這種藝術表現力使得這首詩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占有重要地位。
查看完整“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 的上一句
下一句:但見白露滋,豈知繁霜苦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