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韋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詩以謝 / 作者:李德裕 |
未謝留侯疾,常懷仲蔚園。
閑謠紫芝曲,歸夢赤松村。
忽改蓬蒿色,俄吹黍谷暄。
多慚孔北海,傳教及衡門。
|
|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韋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詩以謝解釋: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韋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詩以謝》是唐代李德裕寫給蒙韋常侍大尹的一首詩。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我的住所在平泉村舍,
近在蒙韋常侍大尹的府邸。
他親自給我改了一個美好的名字,
我以此詩回謝。
未曾向留侯先生表達(dá)感謝,
一直懷念起仲蔚園的景致。
閑暇時,我騰空心思,
譜寫紫芝曲,軻樂悠揚。
回到歸鄉(xiāng)的夢境中,
我看到了赤松村的美景。
突然間,蓬蒿變了顏色,
秋風(fēng)吹過黍谷暖暄。
我對自己感到很慚愧,
無法達(dá)到孔子北海的境界。
雖然我有傳教的責(zé)任,
但不能比肩衡門的先賢。
這首詩意味深長,表達(dá)了作者對于蒙韋常侍大尹的感激之情。他通過這首詩表達(dá)了自己對常侍大尹的敬仰和對美好名字的贊美。詩中描述了他在夢中回到故鄉(xiāng)的景象,感受到了夢境中的美景和溫暖。最后,他表示自己雖然有傳教的責(zé)任,但無法達(dá)到古代賢人的境界,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慚愧。
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唐代李德裕對友誼和家鄉(xiāng)的美好向往,同時也表達(dá)了自己對自身的自省和對賢人的敬仰。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yuǎn),展示了唐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