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下書懷寄建州李頻員外 / 作者:曹松 |
一從諸事懶,海上跡宜沉。
吾道不當路,鄙人甘入林。
云垂方覓鶴,月濕始收琴。
水石南州好,誰陪刻骨吟。
|
|
林下書懷寄建州李頻員外解釋: 《林下書懷寄建州李頻員外》是唐代詩人曹松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詩人從事清門之外的官職,沉迷于山水文化的心境和愿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直以來,我都很懶惰,如今倒像是沉入海底。我沒有走上成功之路,愿意草草而退隱于林中。云垂下來,我才覓到仙鶴;月亮已濕了,我才去拾起琴弦。江南有著美麗的水和石頭,但是又有誰能陪我一同吟誦刻骨的文字呢?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的無奈與追求。詩人稱自己“一從諸事懶”,意味著他對于世俗事務的懶散懈怠,渴望放棄這些繁瑣的事情,沉迷于山水之間。他認為自己沒有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愿意自愿甘心從政門外,退隱于山林之間。詩中的“云垂方覓鶴,月濕始收琴”表明了詩人在沉迷于自然與藝術之間的追求。最后兩句“水石南州好,誰陪刻骨吟”則表達了詩人孤獨的心境和渴望能夠有人陪伴一起沉浸于深思熟慮的文字創作中。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藝術的心境,傾訴出內心對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否定,以及對于孤獨與陪伴的渴望。通過描繪詩人的追求和心境,《林下書懷寄建州李頻員外》傳達出一種追求自由、超脫物欲的文人情懷,與當時有些浮躁的社會氛圍形成鮮明對比,以此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獨特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