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上 / 作者:曹松 |
邊寒來所闊,今日復明朝。
河凌堅通馬,胡云缺見雕。
砂中程獨泣,鄉外隱誰招。
回首若經歲,靈州生柳條。
|
|
塞上解釋: 《塞上》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曹松。詩中描繪了塞外邊寒的景象,以及回望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邊寒來所闊,今日復明朝。
河凌堅通馬,胡云缺見雕。
砂中程獨泣,鄉外隱誰招。
回首若經歲,靈州生柳條。
詩中“邊寒”指的是塞外的寒冷;“所闊”表示廣闊的地方。詩人描述寒冷的塞外,同時對故鄉的思念與盼望,構成了一種對比。
“河凌堅通馬”表示河水凝結成冰,堅硬得可以通行馬匹。這是冰天雪地中的一種景象,也表達了詩人對寒冷環境的描述。
“胡云缺見雕”是描述胡笳(古代北方民謠)的聲音如同斷了線的飛鳥,雕塑般琢磨不定。
“砂中程獨泣”形容塞外的沙地中獨自哭泣的詩人,表達了思鄉之情。
“鄉外隱誰招”表達了詩人對鄉土之情和對故鄉的思念與祈盼。
“回首若經歲,靈州生柳條”表示回頭看時間過去了許多年,但鄉愁并沒有減少。靈州是甘肅省的一個地方,春天時柳條茂盛,生機勃勃,詩人把這一景象與自己的情感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情厚意。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塞外的寒冷與自然景觀,以及對故鄉的思念和鄉土情懷,表達了詩人深深的鄉愁之情。這種鄉愁在歲月的滄桑中愈發濃烈,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他對故鄉的眷戀之情。這首詩詞深情婉轉,意境優美,充滿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展現了唐代士人的浪漫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