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貽匡緒法師 / 作者:曹松 |
口宣微密不思議,不是除貪即誡癡。
只待外方緣了日,爭看內殿詔來時。
周回海樹侵階疾,迢遞江潮應井遲。
必竟懶過高坐寺,未能全讓法云師。
|
|
廣州貽匡緒法師解釋: 《廣州貽匡緒法師》是唐代詩人曹松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一位法師對佛法的理解和追求。
該詩通過對法師境界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崇尚佛法追尋真理的心態。在詩的開頭,作者用“口宣微密不思議”,形容法師口傳微妙的佛法,表現出法師具有不可思議的智慧和造詣。接著,作者寫道,法師不斷勸導人們摒除貪欲、戒除癡愚,顯示了法師對凡夫俗子的慈悲和期望。
然后,詩中出現了“只待外方緣了日,爭看內殿詔來時?!边@句話,可以理解為法師對于在外求法的人的期待和祝愿。法師希望那些外來尋求佛法的人能夠真正領悟佛法的真諦,在獲得內殿密詔(即佛法中的深奧要旨)之后更加砥礪前行。
接著,詩中描繪了環境的變化,作者寫道“周回海樹侵階疾,迢遞江潮應井遲?!边@一句描繪了廣州的海潮與城市生活的繁忙,形容了法師修行的過程中的環境變化。
最后,詩中表現了作者對法師的自責和敬重之情:“必竟懶過高坐寺,未能全讓法云師。”法師因為自己的懶散而錯過了修行的機會,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遺憾,對法云師的教誨和榜樣心存敬佩。
整首詩通過對法師追求佛法、修行道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真理的追求和對法師的敬佩之情。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世俗生活的反思,呼喚人們摒棄貪欲,追尋內心的寧靜與真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