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李翰林 / 作者:曹松 |
李白雖然成異物,逸名猶與萬方傳。
昔朝曾侍玄宗側,大夜應歸賀監邊。
山木易高迷故壟,國風長在見遺篇。
投金渚畔春楊柳,自此何人系酒船。
|
|
吊李翰林解釋: 《吊李翰林》
李白雖然成異物,
逸名猶與萬方傳。
昔朝曾侍玄宗側,
大夜應歸賀監邊。
山木易高迷故壟,
國風長在見遺篇。
投金渚畔春楊柳,
自此何人系酒船。
中文譯文:
李白雖然成為傳世異類,
他的逸名依然在千萬方傳誦。
曾經在朝廷侍奉玄宗,
在深夜歸來時,回到監獄邊。
高山上的樹木容易迷失在舊的壟溝,
國家的風骨將永遠留在那些遺殘的篇章中。
他投身到金渚邊的春天,楊柳婀娜,
自此以后,有誰能與他為伴,一起系上酒船。
詩意:
這首詩是曹松在唐代寫的一首吊文,表達了對李白的追思和贊頌之情。李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他的才華和作品被廣泛傳頌,即使在曹松寫這首詩的時候,他的名聲依然傳遍千萬方。詩中描述了李白曾在朝廷侍奉玄宗,深夜時歸來時經過監獄邊,暗示了他的豪氣和獨立不羈的個性。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李白離去的痛惜之情,表示自此以后,將沒有人能與他一起享受美好的春天和暢飲美酒。
賞析:
這首詩以李白為主題,通過描繪李白的才華和個性,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其中運用了一些象征意義的詞語,如“山木易高迷故壟”,暗示了李白的超群才華容易迷失在過去的輝煌中,而國家的風骨則永遠留在他的作品中。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李白的欽佩和對他曠達豪情的贊揚,同時也流露出對李白人生坎坷的同情和對他離去的痛惜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