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李處士 / 作者:曹松 |
僧話磻溪叟,平生重赤松。
夜堂悲蟋蟀,秋水老芙蓉。
吟坐倦垂釣,閑行多倚筇。
聞名來已久,未得一相逢。
塔見移來影,鐘聞過去聲。
一齋唯默坐,應笑我營營。
|
|
寄李處士解釋: 《寄李處士》是唐代詩人曹松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李處士的問候和思念之情。
詩中描述了僧人與李處士的友情,將李處士比喻為磻溪叟,表示他一生崇尚赤松之道。夜晚,在僧人的寺廟里悲傷的蟋蟀鳴叫,秋水中的芙蓉花也老去了。詩人感嘆自己吟詠疲倦,釣魚也無興趣,經常在閑暇時倚著竹竿閑逛。詩人聽說過李處士的名字很久了,但卻從未有機會見面。詩人在睡覺時見到塔影移動,聽到鐘聲響過去的音樂,他沉默著思考,覺得自己過于紛亂。詩人最后希望李處士不要笑他煩忙。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寄給李處士
僧人與你話磻溪叟,
一生都崇尚赤松之道。
夜晚,寺廟里蟋蟀悲鳴,
秋水中的芙蓉花也老去。
我吟詠感到疲倦,
釣魚也不再有興趣,
在閑暇時,我常倚著竹竿閑逛。
我聽說過你的名字很久了,
卻從未有機會見面。
我睡覺時看見塔的影子移動,
聽到鐘聲響起過去的曲調。
我默默地思考,
覺得自己太過紛亂。
我只能一個人靜靜地坐著,
你應該會笑我太過忙碌。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李處士的思念和渴望見面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寺廟中的景象和自己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李處士的敬仰和羨慕之情。詩人將李處士比喻為磻溪叟,贊美了他一生崇尚赤松之道的精神。詩中的景物描寫多采用夜晚和秋水等象征性的意象,營造了一種憂傷和寂寞的氛圍。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潔而意味深長。
這首詩詞賞析起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友情與思念:詩中描繪了僧人對李處士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詩意將他們之間的友情比喻為磻溪叟,表達了對李處士一生崇尚赤松之道的崇拜和向往。
2.憂傷的景象:詩人運用夜晚和秋水等意象,描繪了寺廟中蟋蟀悲鳴和芙蓉花老去的景象。這些景象與詩人的內心感受相呼應,營造出一種憂傷和寂寥的氛圍。
3.內心的紛擾: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感受,吟詠疲倦,對釣魚也失去興趣。他在閑暇時常常倚著竹竿游蕩,思考著人生的意義。最后,詩人意識到自己的紛亂,希望李處士可以幫助他解脫。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深情和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李處士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傳遞了對友情和純潔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心靈安寧的追求。這首詩詞流轉深邃,意境優美,值得細細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