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 / 作者:杜甫 |
星坼臺衡地,曾為人所憐。
公侯終必復,經術昔相傳。
食德見從事,克家何妙年。
一毛生鳳穴,三尺獻龍泉。
赤壁浮春暮,姑蘇落海邊。
客間頭最白,惆悵此離筵。
|
|
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解釋:
杜甫的《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是一首送別詩。李二十五是指李白,李白曾在蘇州任職長史,此詩是杜甫向他送別的作品。
詩中寫到李白曾在蘇州的事跡,星坼臺衡地,意指蘇州是一塊富饒的土地,曾經有人對李白表示過同情和喜愛。而作者對于李白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認為公侯終究會回歸到他理應所在的位置上,李白的才華和智謀將會得到充分的發揮。他寫到李白會吃得香、居得安寧,可見對李白寄予了極高的期望。
作者接著用鳳穴和龍泉這兩個象征富貴的意象,來形容李白的才華和人生的起伏。鳳穴指的是鳳凰的巢穴,是一種吉祥的象征;龍泉則是龍廟里的泉水,象征著龍被迎接的旺盛之地。通過這兩個意象,作者在贊美李白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他未來的成功的期望。
接下來的兩句詩寫到赤壁和姑蘇,赤壁是指赤壁之戰的地方,這里是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之一,因而有著濃厚的文化氛圍;姑蘇則是古代對蘇州的別稱。作者將李白在蘇州的離別比喻為落在海邊,既富有浪漫主義的意味,也表達了杜甫對李白離別的惆悵之情。
最后一句詩寫到李白的頭發已經白了,他已經年過古稀。這句詩以暗示的方式表達了對李白的敬意,也表現出杜甫對李白的懷念和留戀。
總體來說,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對李白的敬佩和對他未來的美好祝愿。詩中運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寫,展示了蘇州的繁榮和李白的才華。通過這首詩,讀者能夠感受到友情的珍貴、離別的悲情以及對于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