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夜 / 作者:曹松 |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yīng)漸聞。
一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斗,春通綻處芬。
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
|
除夜解釋: 《除夜》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曹松。這首詩描述了臘月余暉將盡、新年即將來臨的景象。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除夜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yīng)漸聞。
一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斗,春通綻處芬。
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譯文:
臘月的晚霞已經(jīng)消逝,東風的呼喚愈發(fā)清晰。
整個夜晚依然漫長,過去的一年即將分為兩份。
燎暗的斗柄仍在飄搖,春天的氣息即將綻放。
明天早晨,遠遠捧起酒杯,先向堯帝祝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臘月的最后一個夜晚,表達了作者迎接新年的喜悅之情。殘臘指的是臘月即將過去,東風的出現(xiàn)預示著春天的臨近。詩中一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表示夜晚似乎無終止,過去和未來的時間平分了整個夜晚。燎暗傾時斗,春通綻處芬描繪了新年的火光斗柄搖曳,春天的氣息已經(jīng)開始綻放的美麗景象。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則展現(xiàn)了作者向堯帝祝福的虔誠之心。
整首詩采用七絕的形式,意境清新,語言簡潔明快,表達了新年即將來臨的喜悅和祝福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新年的美好期待和向堯帝祝福的虔誠之心。這首詩流露出詩人積極向上、樂觀向善的情感,給人以歡樂和希望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