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行路難 / 作者:李頎 |
漢家名臣楊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父兄子弟綰銀黃,躍馬鳴珂朝建章。
火浣單衣繡方領,茱萸錦帶玉盤囊。
賓客填街復滿坐,片言出口生輝光。
世人逐勢爭奔走,瀝膽隳肝惟恐后。
當時一顧生青云,自謂生死長隨君。
一朝謝病還鄉里,窮巷蒼茫絕知己。
秋風落葉閉重門,昨日論交竟誰是。
薄俗嗟嗟難重陳,深山麋鹿下為鄰。
魯連所以蹈滄海,古往今來稱達人。
|
|
雜曲歌辭·行路難解釋: 行路難
唐朝時期,有一位漢家名臣叫楊德祖,他的父親、兄弟還有兒子都曾享受過高官厚祿。他自己也曾被任命為官員,騎著快馬奔赴官場,以建功立業。他身穿火紅色的絲綢衣服,領口上繡著金色的花紋,腰間系著朱紅色的錦帶,手里拿著玉制的葫蘆錢幣袋。他的賓客們排滿了街道,一句話出口就能發出耀眼的光芒。世人們被他的勢力所吸引,忙忙碌碌地為他服務,獻上心血。他曾一度覺得自己能夠達到仕途的巔峰,并自以為生死都會隨著他的意志。然而,有一天他因病辭職并返回家鄉。在貧窮的小巷中,他感到孤獨和茫然,無人可與他交心。秋風中落葉閉上了沉重的家門,他無法預料昔日的好友竟然是誰。這令他感到人情冷暖不易評判,淺薄的世俗讓他黯然神傷。如同深山中的鹿與麋鹿為鄰,不顧朋友親友的勸阻,楊德祖一蹈滄海,被古往今來的人們稱贊為達人。
詩詞的中文譯文:
行路難
漢朝著名臣子楊德祖,
祖上四代五位公姓徽。
父、兄、兒、弟皆銀跡,
乘馬鳴珂創建名威。
單衣火浣繡領方,
彩帶朱紅玉葫蘆。
街上賓客滿街道,
一言一語發輝煌。
人爭勢排爭往了,
為了恐怕后面世。
楊德祖得意的時候,
自信生死全由你。
謝病一回還鄉,
小巷茫茫無名友。
落葉重門秋風里,
昔日交情盲若。
深山麋鹿為鄰處,
魯連名士稱達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楊德祖在仕途上的高峰和主動辭職返回家鄉后的際遇。詩中通過反復強調楊德祖官職高位、身份顯赫的形象,刻畫了他一度的得意和驕傲。然而,面對病痛和離開官場后的孤獨失意,他發現曾經的權勢與交情都如煙云般消散,無人知己。最后,詩人通過對比深山麋鹿為鄰的情景,再舉古往今來的名士魯連作為例子,表達了對高尚品格和真正達人的贊美。整首詩以楊德祖的經歷為主線,展現了官場風云變幻和世俗人情的彈性和脆弱,呈現了唐代社會的一種真實寫照和社會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