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張員外諲酬答之作 / 作者:李頎 |
洛中高士日沉冥,手自灌園方帶經(jīng)。
王湛床頭見周易,長康傳里好丹青。
鹖冠葛屨無名位,博弈賦詩聊遣意。
清言只到衛(wèi)家兒,用筆能夸鐘太尉。
東籬二月種蘭蓀,窮巷人稀鳥雀喧。
聞道郎官問生事,肯令鬢發(fā)老柴門。
|
|
同張員外諲酬答之作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同張員外諲酬答之作》
洛中高士日沉冥,
手自灌園方帶經(jīng)。
王湛床頭見周易,
長康傳里好丹青。
鹖冠葛屨無名位,
博弈賦詩聊遣意。
清言只到衛(wèi)家兒,
用筆能夸鐘太尉。
東籬二月種蘭蓀,
窮巷人稀鳥雀喧。
聞道郎官問生事,
肯令鬢發(fā)老柴門。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李頎寫給張員外的答詩。詩人自稱洛中高士,每日專注于灌溉園林,同時也修讀佛經(jīng)。他與王湛相識后,發(fā)現(xiàn)王湛的床頭擺放著《周易》經(jīng)書,而王湛則傳授給他繪畫的技藝。詩人沒使用禮樂之名而能在貴族間獲得意氣交融的友誼。盡管詩人的冠冕已不樂意以高位示人,然而他在葛鞋布履之間隨心所欲地與朋友下棋和作詩,以此消磨閑暇時光。他的清言只傳到衛(wèi)家的孩子,卻用筆才華稱贊鐘太尉(時任地方官員),表明他不追求名利,只顧真誠表達自己的情感。詩的最后兩句表示詩人的官運已到頭,也不愿去奔波勞碌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李頎愉悅的心情和對平凡生活的贊美。詩人以自己種花種草、修讀經(jīng)書、與友人下棋作詩為樂的簡樸生活方式,展現(xiàn)出一種超越權勢和虛榮的追求。詩人同時表達了對樸實生活、友情的珍視,以及對追求官位的不屑和對俗世的疏離。最后兩句則抒發(fā)了詩人對離開俗務、享受寧靜生活的向往。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xiàn)了李頎內心世界和人生態(tài)度,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樸素生活的推崇和對純粹友誼的追求,同時又展現(xiàn)了對世俗虛榮和名利的冷漠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