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皇甫曾游襄陽山水兼謁韋太守 / 作者:李頎 |
峴山枕襄陽,滔滔江漢長。
山深臥龍宅,水凈斬蛟鄉(xiāng)。
元凱春秋傳,昭明文選堂。
風流滿今古,煙島思微茫。
白雁暮沖雪,青林寒帶霜。
蘆花獨戍晚,柑實萬家香。
舊國欲茲別,輕舟眇未央。
百花亭漫漫,一柱觀蒼蒼。
按俗荊南牧,持衡吏部郎。
逢君立五馬,應(yīng)醉習家塘。
|
|
送皇甫曾游襄陽山水兼謁韋太守解釋: 中文譯文:
送皇甫曾游襄陽山水兼謁韋太守
峴山枕襄陽,滔滔江漢長。
山深臥龍宅,水凈斬蛟鄉(xiāng)。
元凱春秋傳,昭明文選堂。
風流滿今古,煙島思微茫。
白雁暮沖雪,青林寒帶霜。
蘆花獨戍晚,柑實萬家香。
舊國欲茲別,輕舟眇未央。
百花亭漫漫,一柱觀蒼蒼。
按俗荊南牧,持衡吏部郎。
逢君立五馬,應(yīng)醉習家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頎寫給皇甫曾的離別之作。詩中描述了襄陽的山水之美以及詩人對離別的感嘆和不舍之情。
詩的開頭以峴山和襄陽江漢的壯麗景色為背景,展現(xiàn)了襄陽山水的魅力。接下來描述了襄陽山區(qū)深處的龍宅和水域中蛟的凈化,以此表現(xiàn)了山水中的奇特之處。
接著詩人提到了元凱春秋和昭明文選堂,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文學薪火相傳的思考。然后描繪了風流人物的輝煌,以及對煙島的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則以冬季景色的描繪來突出詩人的離別之情。白雁飛過冰天,青林覆蓋霜雪,蘆花芬芳,柑實香甜,都象征著離別的臨近。輕舟漂泊,百花亭中無人,一柱之觀,皆意味著離別之苦。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送別者和離別對象的身份與關(guān)系,皇甫曾是按俗荊南牧,李頎是持衡吏部郎,送別者希望皇甫曾能在新的職位上有所發(fā)展,同時也是對他的期望和祝福。最后一句表達了送別者對皇甫曾的真摯之情,希望他在新的環(huán)境中能有所成就,并與他相聚于習家塘,在歡樂中共飲暢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