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震 / 作者:蘇軾 |
攜文過我治平間,霧豹當時始一斑。
聞道吹噓借余論,故教流落得生還。
清篇帶月來霜夜,妙語先春發病顏。
詩酒暮年猶足用,竹木高會許時攀。
|
|
次韻王震解釋:
《次韻王震》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攜文過我治平間,
我攜帶文字走過了我治理國家的時光,
霧豹當時始一斑。
就像霧中的豹子,當時只有一點點模糊的印象。
聞道吹噓借余論,
聽說有人吹噓借用我的觀點來論述,
故教流落得生還。
所以我教導那些流落的想法得以重生。
清篇帶月來霜夜,
明凈的篇章伴隨著月色來到寒霜的夜晚,
妙語先春發病顏。
美妙的言辭先于春天,使人心生病態之顏。
詩酒暮年猶足用,
在晚年仍然能夠用詩和酒找到樂趣,
竹木高會許時攀。
邀請高人在竹林中共談心得,共同攀登修行之路。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己在治理國家過程中的一些感慨和思考。他自述自己曾經在治平間度過一段時光,但對于自己的貢獻,他認為只有微不足道的一點,就像霧中的豹子只有一點模糊的斑點。他聽說有人吹噓借用他的觀點來進行論述,這讓他覺得那些流落的想法得到了重生。詩中還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明凈的篇章伴隨著月色降臨,而美妙的言辭則先于春天而生,給人一種病態之顏。然而,即使是在晚年,蘇軾仍然能夠通過寫詩、飲酒來找到快樂,他還向他人邀請,希望能與高人共同探討修行之道,在竹林中攀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