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虞仲秀才歸東都,因寄元李二友 / 作者:楊巨源 |
高翼閑未倦,孤云曠無期。
晴霞海西畔,秋草燕南時。
鄴中多上才,耿耿丹霄姿。
顧我于逆旅,與君發光儀。
同將儒者方,獲忝攜人知。
幽蘭與芳佩,寒玉鏘美詞。
舊友在伊洛,鳴蟬思山陂。
到來再春風,夢盡雙瓊枝。
素業且無負,青冥殊未遲。
南橋天氣好,脈脈一相思。
|
|
送李虞仲秀才歸東都,因寄元李二友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送李虞仲秀才歸東都,因寄元李二友
高翼閑未倦,
孤云曠無期。
晴霞海西畔,
秋草燕南時。
鄴中多上才,
耿耿丹霄姿。
顧我于逆旅,
與君發光儀。
同將儒者方,
獲忝攜人知。
幽蘭與芳佩,
寒玉鏘美詞。
舊友在伊洛,
鳴蟬思山陂。
到來再春風,
夢盡雙瓊枝。
素業且無負,
青冥殊未遲。
南橋天氣好,
脈脈一相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李虞仲秀才歸東都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好友和同事的深深思念。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高翔的心情,他心境悠閑,但內心卻無法達到滿足。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景色,晴朗的天空和秋草廣袤的原野。這些景色正是詩人與李虞仲在一起賞玩的背景。
下文提到了鄴中的才子,這是指當時鄴城的文人,他們的文采燦爛,才華出眾。詩人把朋友李虞仲聯想到上面這樣的人物,十分欽佩。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形容自己處在逆境之中,而李虞仲帶給他光明和庇護。這是對友情的贊美和珍視。
再往下,詩人提到了儒者,指的是自己和李虞仲這樣的學者和幕僚。他們被人們所知,受到了他人的推崇。隨后,詩人用幽蘭、芳佩、寒玉等詞語形容了李虞仲的才華和魅力。
詩人提到了在伊洛的舊友,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詩的最后兩句,是再一次表達了對李虞仲的追思,希望下次見面的時候,是在春風和繁花之中。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思念之情,通過描寫景色和人物形象,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同時也體現了唐代人文情懷和對友誼的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