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裴舍人見寄 / 作者:楊巨源 |
誰道重遷是舊班,自將霄漢比鄉關。
二妃樓下宜臨水,五老祠西好看山。
再葺吾廬心已足,每來公府路常閑。
詩陪亞相逾三紀,石笥煙霞不共攀。
|
|
酬裴舍人見寄解釋: 詩詞:《酬裴舍人見寄》
登鸛雀樓,望天涯。
九州生氣恃風華,回日系統壯士家。
珣宸寶柯張皇子,曾悟真元自度霞。
魯子地理情先勝,騷人文景獨飄搖。
曍華乍新崇志士,訪傳余子遍青春。
三尺笑書無長須,五弦弄樂有正聲。
貴公青眼曠古未仁,
赫馬名華日已臨。
中文譯文:
登上鸛雀樓,望著天涯。
九州地區的人們自豪自恃華風,歸日收陽光的偉士家。
珣宸拿著寶貴的筆桿在寫詩,他曾經明白過真理已經得到了霞光的衡量。
魯地有聰明的子孫繼承者,這個地方的人文景觀獨具飄搖的感覺。
顯赫的華乍然嶄新,崇高的志在士人心中翻騰。
探訪留存的余子,遍布于青春的年華。
三尺長輩的笑聲無需長須,五弦琴奏出正直的聲音。
貴公的清澈眼眸無處可尋,駿馬的名聲和榮耀已經來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楊巨源寫給裴舍人的回信,表達了對裴舍人的感激之情。詩中以描寫風景和贊美裴舍人之才華為主線,情景交織,意境幽遠。
首先,詩人以“登鸛雀樓,望天涯”開篇,借登樓遠眺之觀來揭開全詩的格調,也暗示了詩人對裴舍人的遠視之情。接著,詩人以魯地的自豪感和風景名勝為背景,形容裴舍人為文壇獨占鰲頭之人,他的才華氣度令人欽羨。隨后,詩人運用寥寥數語勾勒出裴舍人的才情和志氣,稱他拿著寶貴的筆桿在寫詩,從中體會到真理的美妙,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隨后描述了魯地的風景和人文景觀獨具飄搖之感,并以此烘托出裴舍人的獨特魅力。接下來,詩人再度贊頌裴舍人的才情和志向,形容他熱衷于追求真理,探訪自己的后代,拓展自己的青春。最后,詩人以三尺長輩的笑聲、五弦琴的美妙樂音來比喻裴舍人的才情和美德。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裴舍人的仰慕之情,稱贊他有著清澈的眼神和卓越的名聲。
整首詩描繪了裴舍人的美麗風景,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欽佩和敬意。同時,通過與富有詩意的景物相結合,展示了唐代士人的家國情懷和志向追求。整首詩氣勢恢宏,富有豪情,是一首氣勢磅礴的贊美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