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史開封 / 作者:楊巨源 |
天低荒草誓師壇,鄧艾心知戰地寬。
鼓角迥臨霜野曙,旌旗高對雪峰寒。
五營向水紅塵起,一劍當風白日看。
曾從伏波征絕域,磧西蕃部怯金鞍。
|
|
贈史開封解釋: 《贈史開封》是唐代楊巨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低荒草誓師壇,
鄧艾心知戰地寬。
鼓角迥臨霜野曙,
旌旗高對雪峰寒。
五營向水紅塵起,
一劍當風白日看。
曾從伏波征絕域,
磧西蕃部怯金鞍。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史開封的贊美和贈詞之意。詩人描述了戰亂時期的景象,以及鄧艾將軍的英勇和戰略眼光。詩中也透露出對歷史上偉大戰役的回顧和對邊境地區的探險。
賞析:
1.詩詞的開篇以"天低荒草誓師壇"來描繪戰場的荒涼景象,暗示了戰爭的殘酷現實。這一句表達了對鄧艾將軍的敬佩和對他堅定決心的贊賞。
2."鼓角迥臨霜野曙,旌旗高對雪峰寒"這兩句描繪了戰場上的壯麗景象,鼓聲和號角聲回蕩在寒冷的晨曦中,旗幟高高飄揚對著雪山,形成了一幅雄壯的畫面。
3."五營向水紅塵起,一劍當風白日看"這兩句表達了軍隊奮勇向前的決心和壯麗的場面。五營士兵騎馬奔騰,紅塵飛揚,一劍揮舞如風,充滿了激情和英勇。
4.最后兩句"曾從伏波征絕域,磧西蕃部怯金鞍"則提到了歷史上的偉大征戰和邊境地區的部族。伏波是古代的一個部落,指的是艱苦的征戰,而磧西蕃部則指的是西域地區的蕃部族群。這兩句揭示了詩人對歷史的了解和對邊境地區的探險精神的推崇。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戰爭的壯麗景象和對將軍的贊頌,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將士的英勇和歷史的輝煌。它既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又展示了詩人對戰爭和軍人的敬佩之情。 |
|